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哲学 > 导航 > 刘昼名言名句分享

刘昼名言名句分享

为什么要摘抄名人哲学?因为学会措辞,这是一门艺术; 应付考试作文,这是一种无奈; 对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这篇《刘昼名言名句分享》会成为你的精神粮食嘛?

1、今人不知命之有限,而妄觊于分愿;命在于贫贱,而穿凿求富贵;命在于短折,而临危求长寿。

2、凡人之心,险於山川,难于知天。

3、规者,所以法圆,裁局则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镜必背。

4、而不听善言,是耳聋也,非其耳之有塞,善言不入耳乎?

5、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憔悴。此之谓也。

6、面之所以形,明镜之力也;发之所以理,玄栉之功也;行之所以策,善言之益也。

7、祸之所生,必由积怨;过之所始,多因忽小。

8、盛暑炎蒸,必藉凉风;寒交冰结,必处温室。

9、大道混然无形,寂然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非可以影响求,不得以毁誉称也。

10、誉者,扬善之枢也,毁者,宣恶之机也。

11、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

12、百战百胜,非用兵之善也。善用兵者,不战而胜,善之善也。

13、故不趋利而逃害,不忻生而憾死,不可以威胁而变其操,不可以利诱而易其心。

14、因事施用,仍便效才,各尽其分而立功焉。

15、五行殊性,俱为人用,文武异材,为国大益。

16、为衣冠者,己手不能,则知越乡借人以制之;至于理身,而不知借言以修其行,是处其身轻,而于冠重,不亦谬乎?

17、故伊尹之兴上功也,长胫者使之蹋锸,强脊者使之负土,眇目者使之准绳,伛偻者使之涂地。

18、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

19、以小量大,必有枉分之失;以小容大,则致倾溢之患;以重处轻,必有伤折之过;以轻载重,则致压覆之害。

20、君子重正言之惠,贤于轩璧之赠,乐闻其过,胜于德义之名。

21、夫知进而不知退,则践盈满之危;处存而不忘危,必履太山之安。

22、故善恶之命,若从天堕,若从地出,不得以理数推,非可以智力要。

23、在贵而忘贵,故能以贵下民;处高而遗高,故能以高就卑。

24、谦者,在于降己,以高下卑,以圣从鄙。

25、不伐在于有功,不矜在于有德,不言归于冲退,谦挹之流也。

26、俗之观士者,见其威仪屑屑,好行细浩,乃谓英彦;士有大趣不修容仪,不惜小检,而谓之弃人。

27、小非大之量,大非小之器,重非轻之任,轻非重之制也。

28、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束;心暗于自照,则假言以策行。

29、言者,风也;无足而行,无翼而飞,不可易也。

30、代之善人少,而恶人多,则举者寂寞,而谗者喧哗。

31、阳极而降,阴极而升,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此天之常道也。

32、礼然后动,则动如春风,人不厌其动;时然后言,则言如金石,人不厌其声。

33、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量任而授爵,则君无虚授,臣无虚任。故无负山之累,折足之忧也。

34、文以赞治,武以凌敌,趋舍殊律,为绩平焉。

35、故臣子之于君父,则有献可替否讽谏之文,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义。

36、言语在口,譬含锋刃,不可动也。动锋刃者,必伤喉舌。

37、过者,怨之梯也;怨者,祸之府也。

38、夫人之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身之将败者,必不纳忠谏之言。

39、故谋能制敌者,将也;力能胜敌者,卒也。

40、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各抱自然之性,非可强变者也。士有忠义之性,怀真直之操,不移之质,亦如兹者也。

41、织者渐进,耕者渐退,进退异势,成务等焉。

延伸阅读

刘鹗名言名句集合


1、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3、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抑扬顿挫。百变不穷。

4、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5、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6、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7、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8、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倒也十分洁净。

9、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10、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11、启朱唇,发皓齿。

12、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3、骊龙双珠光照琴瑟,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14、秀而不媚,清而不寒。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刘邵名言名句【推荐】


1、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2、质于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理足成家。

3、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则以为不解。人情莫不讳不解,讳不解则怒构矣。

4、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

5、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

6、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7、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

8、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

9、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

10、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11、夫辩,有理胜,有辞胜。

12、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13、盛难之时,其误难迫;故善难者,征之使还。

14、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

15、法家之业,本于制度,待乎成功而效。

16、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

17、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

18、夫辩,有理胜,有辞胜。

19、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

20、中庸之质,异于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

21、四理不同,其于才也,须明而章,明待质而行。

22、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

23、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情有九偏,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有六构,通有八能。

24、是谓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用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25、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26、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清节家,有法家,有术家,有国体,有器能,有臧否,有伎俩,有智意,有文章,有儒学,有口辨,有雄杰。

27、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

28、清节之业,着于仪容,发于德行;未用而章,其道顺而有化。

29、抗厉之人,不能回挠;论法直则括处而公正,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

30、夫理多品则难通,人材异则情诡;情诡难通,则理失而事违也。

31、其蔽也,知进而不退,或离正以自全。

32、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辨能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

33、然虽有变构,犹有所得;若说而不难,各陈所见,则莫知所由矣。

34、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

35、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质性警彻,权略机捷,能理烦速,事理之家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辩其得失,义礼之家也;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36、其为业也,无弊而常显,故为世之所贵。

37、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

38、四家之明既异,而有九偏之情;以性犯明,各有得失。

39、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

40、夫建事立义,莫不须理而定;及其论难,鲜能定之。

41、人情枢机,情之理也。

42、所谓性有九偏,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

43、故或能言而不能行,或能行而不能言;至于国体之人,能言能行,故为众材之隽也。

44、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45、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

46、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有立法使人之能,有消息辨护之能,以德教师人之能,有行事使人谴让之能,有司察紏摘之能,有权奇之能,有威猛之能。

47、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着形。

48、凡人心有所思,则耳且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欲人之听己。

49、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于玄机;玄虑之人,识静之原,而困于速捷。

50、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历纤理则宕往而疏越。

51、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忌;已试也,为上下之所惮。

52、人君之能异于此: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众材也。

53、天地随气而变化,充盈之气有损益之变通,此为合道之理。以法令控制事理之端正,此为行事之理。以礼教化而因事制宜,此为合义之理。知人之情而知关键与机变,此为合情之理。

54、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

55、思心一至,不闻雷霆。

56、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

57、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容矣;已达也,为宠爱之所嘉。

58、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

59、不善难者,凌而激之,虽欲顾藉,其势无由。其势无由,则妄构矣。

60、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61、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

62、故仁目之精,悫然以端;勇胆之精,晔然以强;然皆偏至之材,以胜体为质者也。

63、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进;既达也,为上下之所敬。

64、是谓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

65、以实理宽急论辨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

66、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zuowensucai/1242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