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2、国以贤兴,以谄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论。
3、富民者,以农桑为本。
4、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5、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
6、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7、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8、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9、剑不试则利钝暗,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
10、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
11、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
12、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13、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
14、父母常失,在不能已于媚子。
15、忠信谨慎,德义之基;虚无诡谲,乱道之根。
16、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
17、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
18、贵富太盛,则必骄佚而生过。
19、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
20、痛不著身言忍之,钱不出家言与之。
21、虽有玉璞,不琢不错,不离砾石。
22、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23、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24、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
25、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
26、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27、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28、养寿之士,先病服药。
29、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
30、与狐议裘,无时焉可。
31、人不可以不矣就师。
32、论士必定于志行,毁誉必套于效验。
3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34、君之所以上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35、无德而贿丰,祸之胎也。
36、富贵未必可重,贫贱未必可轻。
37、苟得其人,不患贫贱;苟得其材,不嫌名迹。
1、居近识远,处今知古,惟学矣乎?
2、非君子不可与语变。
3、居而安,动而变,可以佐王矣。
4、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5、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文也繁以塞。
6、不以伊尹、周公之道康其国,非大臣也。不以霍光、诸葛亮之心事其君者,皆具臣也。
7、言不中,行不谨,辱也。
8、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9、小人不激不励,不见利不劝。
10、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战德,皇国战无为。
11、焉知后之视今,不如今之视昔也?
12、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
13、其名弥消,其德弥长;其身弥退,其道弥进。
14、问则对,不问则述。
15、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16、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
17、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
18、焉知后之视今,不如今之视昔也?
19、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
20、古之史也辩道,今之史也耀文。
21、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相明,去就相安也。
22、小人多怨。
23、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24、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
25、执古以御今之有乎?
26、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
27、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
28、闻难思解,见利思避,好成人之美,可以立矣。
29、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30、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
31、志以成道,言以宣志。
32、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33、婚姻论财,夷虏之道。
34、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诱。
35、君子不受虐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
36、积乱之后,当生大贤。
37、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38、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39、必也直而不迫,危而不低,其知命者之所为乎?狡乎逆上,吾不与也。
40、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41、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誊而喜者,佞之媒也。
42、爱名尚利,小人哉。
43、内不失真,而外不殊俗。
44、卦也者,著天下之时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
45、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46、天下有道,圣人藏焉。天下无道,圣人彰焉。
47、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
48、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
49、三教于是乎可一矣。
50、天下未有不劳而成者也。
51、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
52、吾于天下,无去也,无就也,惟道之从。
53、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
54、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55、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
56、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57、人能弘道,焉知来者之不如昔也?
58、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59、大哉,时之相生也!达者可与几矣。
60、动失之繁,静失之寡。
1、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乱也。
2、治天下国家有九经,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3、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4、一言而有益于智,莫如预;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
5、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6、亲亲之教,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
7、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
8、取人以身,修道以仁。
9、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也。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疾,道前定则不穷。
11、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御也,莫之为也何居?
12、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
13、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
14、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15、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16、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
17、中人之情也,有馀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
18、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御也,莫之为也何居?
19、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0、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迹,君子之道也。
21、亲交取亲,其忠也;言寡可行,其信乎;长为善士而无犯于礼也。
22、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覩游气之原,若此可谓成人矣。
23、设虚器,纵逆祀,祠海鸟,三不智。
24、容易惊觉就容易远离灾难,贪吃食物就容易忘记忧患,这是因为其不同的内心所导致的。
25、在下位不获于上,民弗可得而治矣;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不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不顺于亲,不信于友矣;顺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于善,不诚于身矣。
26、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27、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
28、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
29、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30、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31、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32、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然犹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则不及武仲也。
33、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34、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35、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36、菓属有六,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
37、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
38、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
39、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40、效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
41、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42、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
43、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
44、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独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
45、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46、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47、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哀也;无声之乐,欢也。
48、此言疾之难忍,急之难行也。
49、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
50、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
5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52、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53、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孝子之情也。
54、夫度量不可明,是中人所由之令。
55、是故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
56、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57、故君子于为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小人于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
58、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若乃穷神知礼,德之盛也。
59、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60、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
61、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
62、毁人之善以为辩,狡讦怀诈以为智,幸人之有过,耻学而羞不能,小人也。
63、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
64、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
65、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66、庭不旷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贽,精气以问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
67、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为公侯,山川之祀者为诸侯,皆属于王。
68、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69、人生有气有魄。气者,神之盛也。
70、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
71、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
72、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73、故自修者,必恐惧以除患,恭俭以避难者也。
74、夫终日言,不遗己之忧;终日行,不遗己之患;唯智者能之。
75、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
76、行不效,礼不修,则对门不汝通矣。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zuowensucai/1224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