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这句气象谚语大家一定知道,但我却略有疑问,总想亲眼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天天气不错,我做完作业趴在窗台上看美丽的日落。只见深红色的晚霞一片片地围在太阳身边,就像一朵朵红花簇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咦,这不是胭脂红吗?我立马想起“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这句谚语,自言自语道:“这下可以搞个清楚啦!”
第二天正是周末,我一有空就伏在窗台上看云、看天。可它们像和我赌气似的,就是不肯下雨。我便怀疑起来:难道这句谚语错了?正想着,却见乌云大军“气势汹汹”地赶来,还没待我反应过来,豆大的雨珠便在窗外形成了一道“卷珠帘”。
我惊讶无比,连忙上网查看日落时的胭脂红为什么会形成大雨。原来,这是因为在太阳落山时,大量水汽与杂质将蓝光散射殆尽,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所以会将云彩照映成胭脂红色。而因为大气中已含有大量水汽,所以第二天降雨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是如此神奇,观云便能识天,赏霞就可辨天,真是奇妙无比。
我家有一扇神奇的窗。
看,天空忽然暗了下来,豆大的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啪,啪,啪,好像打在我的心上。透过窗户,我看见有打着雨伞悠闲地散步的路人,有穿着雨衣行色匆匆的路人。哦,原来是雨天。
天渐渐亮了起来,一道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到了我的脸上。抬头望向窗外,天空万里无云,大树沐浴着阳光。我的心痒痒的,忍不住推开窗户,淡淡的青草香迎面扑来。哦,原来是晴天。
咦!周围的景物到哪去了呢?无论是房子、树木、街道,还是路上的行人都若隐若现。哦,原来是雾霾天。
有了这扇神奇的窗户,我能看到窗外的阴晴雨雪,不同的天气让我拥有不同的心境。无论乌云密布、狂风暴雨,还是万里晴空、和风细雨,只要看着窗外的美好,什么烦恼都能忘掉。
黎明时,神奇的天空上,繁星点点,像眨巴着大眼睛,看着正在熟睡的孩子们,正轻轻的呼唤着他们。
清晨时,神奇的天空像白衣仙女,目送着我们上学的背影,开心的穿着洁白的纱裙跳起舞来。
中午,神奇的天空像火红的火把,眼看可怜的大地就要被烧糊了,大地好象在说:“天空姐姐,天空姐姐,不要那么热,好么?”
黄昏时,神奇的天空像一幅水彩画,映在我们眼前,好象在展示自己呢!
傍晚时,神奇的天空像一块儿黑布,盖住了自己,大地叫了起来:“天空姐姐,你不要和我藏猫猫。”天空说:“这样,孩子才会睡。”
天空,我想对你说:“你的身子里有那么多的无穷奥秘,真神奇呀!”
【第1篇】
月光皎洁,我趴在窗台上,仰望着点缀着无数繁星的夜空,那蓝得发黑的夜空引起我无限遐想,那儿到底藏着些什么宇宙间的奥秘呢?真是令人捉摸不透,但也让我非常好奇,忍不住想去摸索,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星星仿佛在与我玩捉迷藏,时而跑到这边,时而又逃到那边,千变万化。星星又仿佛成为我的诉苦对象,让我把所有的心事都释放出来。它在空中总是一闪一闪的,好似在高兴地眨眨眼,又好似在为自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而更加的炫耀并展现自己。
说不定哪天我心血来潮,就架着无数阶梯“噌噌噌”地爬了上去,摘下一颗星星,轻轻捧在手中,轻抚着它柔软的身躯。但远离天空,它是不是就不再那么闪亮了呢?唉,还是想想就好了!
星星呀星星,敢问你到底是何方神圣?打哪儿来,又向哪儿去?可以和你交个朋友吗?虽然我们相隔十万八千里,但这份缘还未尽,真盼望晚上早点到来,可以与你相见!
在我老家门口有一片竹园。一根根竹子就像一个个士兵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强挺拔地站在那里,不怕风吹也不怕雨打,一年四季都长得翠绿翠绿的。
我没事就爱钻到竹园里玩耍。竹子长得特别的高,我抬头往上看,觉得竹子好像要碰到空中的云朵了。竹叶也很好看,一片片绿绿的尖尖的小叶子,一阵风吹来,小叶子就随风舞动,像一只只扇着翅膀的蜻蜓,真好看!
我还知道竹子可以做一些工艺品,比如:小背篓、小篮子、爷爷做饭时用的小刷子等等。
竹笋可以挖来做菜吃,竹叶小鸟可以衔去搭房子。竹竿还可以拿来盖房子。下雨的时候,小动物还可以钻进竹园躲雨,夏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到竹园乘凉……
竹子不但好看,而且还有这么多的用处。我太喜欢这片竹园了。
假日里,妈妈带着我去大龙湫游玩。
我们沿着弯弯的山间小路,走进雁荡山,由于连日高温不雨,大龙湫的水已经变得稀少。
站在远处看,它就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落到水塘中;站在近处看,由于一道水帘高高地垂下来。我们来到瀑布下方,我抬头一看,瀑布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落下来。我好想知道这瀑布到底有多高。这时,边上的人说高一百九十八米,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名篇《望庐山瀑布》中的第二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龙湫的瀑布不仅高,而且变幻无穷。它一会儿垂直流,像一条笔直的绸带,一会儿曲折流,像一道弯弯的小溪,别有一番韵味。这时,一阵强风吹来,瀑布被吹散成无数水滴,大大小小的水滴落在人们的头发上,雨伞上,衣服上……人群中顿时传出阵阵惊叫声。
啊!大龙湫真是美丽而神奇,我爱大龙湫。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xindetihui/3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