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作文素材 > 经典诗词 > 导航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清] 曹雪芹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清] 曹雪芹

经典诗词都是文字中的精髓,在文字的表达中添加一些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给大家推荐《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清] 曹雪芹》的内容,或许在下一次你能用到它!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富,谁知公子无缘。作品赏析【注释】:

首句“枉自温柔和顺”是指花袭人温柔和顺的性格,封建的道德观念,要求妇女“温柔和厚”,袭人就是这种封建道德的牺牲品。

第二句是“空云似桂如兰”。这里“似桂如兰”是古人常用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的桂花、兰草。“空云”,也就是徒然说,是对桂和兰的否定。宋代陆游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袭人姓花,原名蕊珠,宝玉就根据陆游的诗把她改名为花袭人。这里的桂兰也寓花袭人的名字。m.zb258.cOm

第三句“堪羡优伶有福”是指袭人在宝玉出走后,袭人第一个离开贾府,嫁了给曾是唱戏的蒋玉函。而袭人也始终与“公子”,宝玉无缘分。

[评介]袭人的画面上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暗寓“花”、“袭”二字。这首判词是对袭人俯首驯顺的奴才性格的嘲讽。

袭人和晴雯是两种思想品格截然不同的奴婢。她虽出身于劳动人民家族,但却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对主子俯首贴耳,百依百顺。有时还不惜出卖同伴,到主子面前告密、领赏。她就是鲁迅先生所斥责的那种“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地地道道的奴才。

曹雪芹是带着憎恶和嘲弄的感情写这首判词的。他对袭人的所谓“美德”,冠以“枉自”、“空云”,对她的结局,冠以“堪羡”、“谁知”。本来袭人想凭着自己“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品貌,博得主子的欢心,第一个委身于宝玉,满有把握地想当个“姨奶奶”,但由于宝玉的出走,结果却事与愿违,在贾家难以安置的情况下,第一个卷起行李,恋恋不舍、凄凄惨惨地离去。

另处,根据“脂批”,袭人出嫁是在宝玉出家之前。高鹗的续书却写成在宝玉出家之后“不得已”才嫁了蒋玉函,这虽更合乎“人情世道”一些,但却与曹雪芹的原意不合,减轻了读者对她的厌恶,削弱了对她的批判。

zb258.com其他人还在看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 [清] 曹雪芹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作品赏析【注释】: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地生孤木”寓一个“桂”字,点出夏金桂的名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也抨击血淋淋的妻妾制度的残酷,从而揭示封建“末世”女子的悲惨命运。

[评介]香菱是甄士隐的女儿。出身于破落的中小地主阶级家族,后被拐骗、贩卖,沦落为婢妾。她既要受薛蟠的玩弄和蹂躏,又要受薛蟠正妻夏金桂的残酷虐待,最后被活活折磨而死,这就是她的“平生曹际”。香菱由地主阶级出身的小姐而终于落入四大家族的统治罗网,这种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兼并斗争中,中、小地主必然破败的命运。

但高鹗的续书却写成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成了大团圆的结局,宣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老思想;违背了曹雪芹原来的“水涸泥干,莲枯藕败”的悲剧性结局的创作意图,损害了香菱的艺术形象,降低了《红楼梦》的思想意义。

金陵十二钗正册——钗、黛 [清] 曹雪芹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作品赏析【注释】: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评介]这首判词艺术地暗示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思想品格以及所遭遇的不同命运。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她们代表着封建贵族家庭出身的女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性格。林黛玉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薛宝钗则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林黛玉由于出身、遭遇等方面的些特殊原因,并没有受过严格的封建道德的教育与熏陶。相反地,她读了《西厢记》、《牡丹亭》一类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杂书”,便逐步形成了她鄙薄功名、厌恶世俗、追求爱情的自由与幸福生活的思想性格。她和宝玉的爱情是建筑在共同的思想认识基础上的,所以这种爱情是趋势的、纯洁的、强烈的,但它显然是与那个家族、那个阶级、那个社会不相容的,这就决定了宝、黛爱情的悲剧性质和结局。

薛宝钗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典型。她出岙于“金陵一霸”的贵族皇商家族,来到京城是为了待选入宫,“充为才人赞善之职”的。她早已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和热情,只知道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并使自己成了执行的楷模,从不敢也不愿越过雷池一步。这便逐步形成了她热衷功名,深于世故,温顺宽和的思想性格。她不止一次地劝宝玉功名上进,博得贾母、王夫人的欢心,终于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地位。但她的这种思想性格和宝玉和叛逆精神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思想、语言与生活基础,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爱情。因地,所谓“金玉良缘”实际上也是一场悲剧。

表现在宝、黛、钗三人之间的这一场悲剧性的爱情纠葛,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地主阶级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的严重危机:千百年来统治人们精神世界的封建礼教道德,已经彻底暴露了它的腐朽、残忍、虚伪,已经残破到了百孔千疮的地步,彻底崩溃的局面已经形成,决非人力__一切封建卫道士之流所能修补和挽回。

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 [清] 曹雪芹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作品赏析【注释】:

"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评介]《红楼梦》中的众多女子,遭遇几乎都是很悲惨的,象王熙凤这样心机、手腕、权术、色相都过人的女性,按说是可以富贵善终的,但因为生于“末世”,也逃不脱悲剧的命运。她当作靠山的封建贵州阶级,这时已经成了冰山,她这只“雌凤”,自然没有了立足之地。她的失败,象征着贾府的衰亡,她的遭遇和下场,是封建社会末期地主阶级没落的必然结果。

王熙凤,是作者笔下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她精明炼达,善用权术,是封建大家族的“管家婆”,也是封建制度的“看门狗”。她得到封建主子的赏识,当然也受到了家族中同辈人的嫉恨,更受到下层奴仆的责骂。她“机关算尽”,可谓“太聪明”,但最终,“反害了卿卿性命”。这里也告诉我们:助桀为虐的人,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zuowensucai/31555.html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