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sǐzhīyào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有人把长生不死的药献给荆王门官拿进去时,守门卫士得知是长生不死的药就自己吃了下去。荆王十分气愤,要杀掉这个卫士,卫士托人向荆王说情,说自己是为大王试验这药的效果。荆王也就放弃杀他的念头。
【典故】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释义】长生不死的药。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长生不死的药
【近义词】不死药
【成语举例】世界上没有不死之药。
【成语举例】
◎世界上没有不死之药。
◎公元前二一五年(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首次出巡到旧燕国海滨,就听信了方士燕人卢生等人的话,派遣卢生去求羡门、高誓等仙人,派遣韩终、侯公、石生等去求仙人不死之药。
【拼音】fumǔzhībā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
【出处】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
【解释】邦:国家。指祖国。
【用法】作宾语;指祖国
【近义词】父母之国、父母国
【谜语】祖国
【成语举例】邦国如是,奚能淹留?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拼音】sangjiāzhīgǒu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
【典故】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
【释义】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到处乱窜的人
【相近词】丧家之犬
【反义词】耀武扬威
【英文】feellostlikeastraydogstraycur
【成语示列】
◎操亲掣宝剑押阵,率众连夜追杀,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他想起孙总理的全部遗教是解决衣食住行,然而虔奉遗教的他却像丧家之狗,他不禁有点愤愤了。
【注音】jigrave;ny&angzhījiǎ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政昏乱,争权夺利的杀戮时常出现。大夫赵鞅因不满时政,兴晋阳之甲,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行举兵反叛,杀入国都,驱逐了当年晋王身边的宠臣荀寅、士吉射等。
【出处】《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解释】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用法】作宾语;指战士
【结构】偏正式
【同韵词】束兵秣马、典则俊雅、一码归一码、单人独马、秦琼卖马、休牛放马、文君早寡、舍身求法、目可瞻马、洋洋纚纚、......
【成语示列】殷荆州兴晋阳之甲,往与觊别,涕零。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规畿》
【注音】qianlǘzhīji
【成语故事】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出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啃,断其喉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解释】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有限的一点本领
【相近词】束手无策、无计可施、黔驴技穷
【相反词】力大无穷、神通广大
【灯谜】鸣踢
【英语】clumsytricks
【成语示列】柳宗元曾经描写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拼音】wànrénzhīdí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项羽年少时对学问与剑道都没有什么大的兴趣,叔父项梁问他到底要学什么。项羽说要学可以敌万人的学问。项梁就教他兵法,他十分喜欢。秦始皇巡视到会稽时,项羽偷偷地说他可以取代他。不久他们就举起了义旗。
【典故】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等传评》
【释义】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用法】作宾语;指勇武善战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万人莫敌
【同韵词】一网无遗、后悔莫及、鸟哭猿啼、坚定不移、康强逢吉、故步不离、按图索籍、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天不憗遗、言简意不遗、......
【英语】excelinmartialarts
【示例】智勇多能,学剑学书俱未成,待学万人之敌。明沈采《千金记励兵》
【注音】gāohuāngzhīj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缓来到晋国,见到晋景公,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果然,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出处】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左传成公十年》
【解释】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用法】作宾语;指绝症
【近义词】病入膏肓、不治之症
【成语举例】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膏肓之疾,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拼音】fugrave;xīnzhīj&i
【成语故事】楚昭王27年,楚昭王看到奇怪的天象就去问成周太史,成周太史要求他去祭祀,去掉腹心的疾病。楚昭王不信,就带兵驻在城父,准备救援吴国进攻的陈国,昭王突然生病,一天比一天重,还是不肯去祭祀,直到病故。
【典故】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战国策魏策三》
【释义】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用法】作宾语;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相近词】心腹之患
【英文】diseaseinone'svitalorgans
【成语示列】陛下只知行乐欢娱,歌舞宴赏,作一己之乐,致万姓之愁,臣恐陛下不能享此乐,而先有腹心之患矣。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十八回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zuowensucai/2049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