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第二句方点出“秋风”。“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轮台:北方边境地名,泛指边疆。
夜阑:夜深。
【古诗今译】
拖着年迈孱弱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原因是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驰骋疆场。夜深了,听着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时年已六十八岁高龄。
同陆游的许多爱国诗篇一样,在我国古代所有的爱国诗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典诗歌史上写下了积极厚重的一笔。这首诗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也以豪迈和悲壮的风格为浩如烟海的诗歌海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当时诗人年事已高,又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自然会想起很多往事。人生百年,匆匆而过,回首往事,虽如过眼云烟,但也不免感慨颇多。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等等等等,难免纠缠着诗人的思绪,一幕幕活跃在诗人的眼前。
略有一些文学阅历的人可能都知道,陆游是我国宋代的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和许多爱国诗人一样,虽然在心智上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怎奈朝廷腐败无能,自己只能空怀一腔报国之志。
当时金人入侵,宋朝丢失了大半壁江山,诗人也由于主张抗金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失意之思,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同时袭上诗人的心头。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与失落颓废之中,而是奋笔疾书“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不自哀”正如吉鸿昌雪地所书:“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国家尚且如此,个人那点不快还值得一提吗!?从另一个角度看,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拖着疲惫多病的身躯,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他想的不是个人的悲哀,而是在忧国忧民,在想着要亲自为国家守卫边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报国之志,跃然纸上。
??从诗人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报国豪情是矢志不移的,应该说是伴随了陆游的一生,眼下国家飘零,山河破碎,自己又年迈多病,只能带着“卧听风吹雨”的无奈进入梦乡,在梦中实现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收复失落的山河。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
陆游的诗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本诗“尚思为国戍轮台”无不流露了诗人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难以平复的哀愁。然而这只是在思想上,更不可忽略的是诗人艺术上的成就,本诗在结构处理上堪称为典范。诗的前三句“醉卧”、“尚思”、“夜阑我听”巧妙地为第四句进入梦境实现诗人多年的夙愿做了一个从意念和情景上的很好的现实铺垫,使作品从思想上到艺术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窦凤才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zuowensucai/1332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