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那么申论写作如何选择论据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论据运用原则论据就是确立论点的理由和依据。一篇议论文总是要表明一定的观点和主张,阐述一定的见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论点。为了让论点被别人承认,或者说使观点令人信服,就一定要用依据来加以支撑,这个依据,就是我们常说的论据。
论据可分为两大类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多是引用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它们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可行的,同时它们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特别是经典性和权威性的言论,能够增加论点的广度和深度,使读者对作者的观点理解得更深刻。但是,一般的议论文,用得多的还是事实论据,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一般说来,事实论据比理论论据更有说服力。
不少考生议论文写得松散、游离,写得欠深度、欠力度,没有说服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不会运用论据。
1.明确的目的性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也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应该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因为运用论据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支撑论点而运用的,为证明论点而服务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你的事实论据再典型,你的道理论据再精辟,也是没有价值的。
有一点值得提出的就是事实论据要确凿,也就是说用作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如果是虚假的,或个别事实不真实,都会导致论点经不住推敲的结果。
2.选择的典型性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做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国到外国,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都可以作为有力的论据,
使文章丰满起来。但是只要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批学生连举一大串,而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所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
3.运用的精练性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当然有时仅用一个事例来证明论点会显得单薄,力量不够,这时就应通过几个事例来充实内容。但有的同学认为论据越多就越能充分证明论点,这是不可取的。不加青红皂白硬塞进去,结果会大大削弱议论的力量。
另外,有的考生叙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议论文重在议论,不应重在记叙。事实材料的叙述要简明扼要,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侧面说就行了。从头到尾详尽描述,应该注意纠正。议论文中的事实,应该只是叙述而不描写,是择要交代梗概,舍弃其中的细节;摘取事件的一点,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叙述只是为议论而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证明论点就行。
4.材料的新颖性
现在非常强调创新,学生的作文也很重视有新意,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我们则可以通过论据的新来使文章增添新意。
论据的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如新事例、新人物,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等;如果选用的事实论据都是陈谷子、烂芝麻,都是老生常谈,游离于日新月异的生活,落伍于前进的时代,缺乏新鲜感和说服力,这样难免使人生厌。不能一谈到身残志坚,就写到张海迪,用得太多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所以使用事实论据要有时代特色,要有新鲜感,要在“新”字上下功夫。
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有时,我们找不到新的材料,当然也可以运用一些旧的材料,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材料虽然是熟悉的,但你这样运用这样处理仍让人感到不同凡响。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说到这个论点,或者说到那个论点,都是常用的几个论据,让人味同嚼蜡。
怎样处理论据1.善于引述论
据论据的作用是证明论点,因此,引述论据时要贴切。所谓贴切,就是论据和论点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论据时,必须依据论点的需要酌情变通,或“缩简”,或“改造”,其高度必须和论点相一致,否则会造成论据游离,减轻说服力量。引用论据还要简明概括,引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说理,这决定了论据的目的性、简明性、概括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材料时,要把握好侧重点,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若叙述过细,则显得拖泥带水,杂乱无章,甚至会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确立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2.学会分析论据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大多数同学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第1篇】
每个人都会有选择的时候,无论是微乎其微的平凡小事,还是悠关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必须做出准确的判断,明智的选择,有人因名利熏心,而只知道一味地选择利益,但有人也会很明智的选择,同样都能得到利益,但不要因小失大,在我的脑海中很清晰地记着一件事。
那是一个暑假,我们家买了电脑,我爸爸就给我创了一个QQ号,一年后,QQ号渐渐有了起色,逐渐“强盛”起来,那天,我正玩电脑,一条信息发来,上面写着“把你的QQ号给我,我帮充30元Q币。”
面对这么点利益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果断地拒之门外,可那时的我从未接这样的信息,内心发生一场战争似的,就在这时,又来了一个信息。“如果不照做,你妈就会在三天以内被车撞死。”但我又想起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男盗人一QQ号竟得300Q币,用的就这种手段,最后,我关了信息,匆匆下线了。
三天中,我在忐忑不安的心情渡过。三天后,妈妈没事,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还好我没将QQ号告诉他,不然自己因小失大,还长他气焰。
选择,要深谋远虑,不能贪图小利,在选择时应该做最明智的。
【第2篇】
母亲节到了,同学们都为妈妈准备了精美的礼品,小明也想送妈妈一只康乃馨,但他摸摸口袋,徘徊在花店门口,他的零花钱都用光了,怎么办呢?
小明眼珠一转,心里有了主意。蹑手蹑脚地走进花店,装模作样地在选花。突然他跑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偷偷拿了一只康乃馨,塞进口袋,又偷偷溜出了花店。
他把花送给了妈妈。心里却非常不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我偷了老板的花,这样做是不对的,我是告诉那个老板好呢,还是不理不睬,忘掉好呢?做人应该诚实,小明决定告诉老板。
小明预支了一个月的零花钱,胆战心惊地跑到花店,不敢直视老板,慢吞吞地说:“对不起,我偷了您一只康乃馨……我……把钱还给您。”老板说:“没关系,小朋友,你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那只康乃馨送给你了。”小明连忙说:“谢谢,谢谢。”走出花店,小明心里踏实多了。
做人应该诚实!
生命是什么?
生命就是在遇到危险时永不放弃;生命就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有用的事。说到生命,使我想起了那条蚯蚓。
那一天,我和外婆一起去田地里摘菜。摘完菜后,外婆还要种菜。只见她抡起锄头,落下时,竟不小心把一条蚯蚓一分为二。我赶紧跑过来,只见它痛苦地挣扎着:一会儿在前后拼命地蠕动;一会儿身体拧成了一个S形;一会儿又拧成了一个O形。我看着这一幕,心想:这条蚯蚓的生命难道就要结束了吗?可是,过了一会儿,令我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刚刚还痛得不行的蚯蚓,现在却忍着痛继续往它的“家”里钻。看到这一幕的我顿时为蚯蚓那顽强不屈的精神肃然起敬。
看到这坚强的蚯蚓,我不禁想:蚯蚓在最痛苦的时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生命,因为它觉得生命可贵。既然一条蚯蚓也能做到顽强不屈,那么我们就不能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所以,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生命吧!
上三年级以来,写作文成了我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自从上了三年级,语文老师就要求每周写一篇日记,一篇作文。我一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这下可愁坏了我。写什么怎么写呢?我有点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最怕过周末,因为过了周六、周日,每周一就要交周记和作文。我总不能因为写不好就不写吧!
妈妈知道了说:“写作文对你应该没有难度,你平时是个爱说话的孩子,又喜欢看书。怎么想就怎么写,平常要多观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素材。”
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写生活中最平常的,写完交给妈妈看。尽管我用词不恰当,语句不通顺,可妈妈边给我修改,边说:“不错!就这样,多写多练,多观察多思考,就会写的更好了。”
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不在害怕写作文了。同时我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逃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解决它,要勇敢的去面对。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zishuzuowen/2083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