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三国演义》,但有一本却让我百看不厌《苦儿流浪记》。
主人公是一个弃儿鲁米。他六个月时被巴伯兰妈妈领养,八岁时被爸爸卖给了杂耍班班主老公公皮大斯。从此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但是,有一天厄运降临了,杂耍班的动物一个接一个死去,最后老公公也饿死了。鲁米在困境中遇到看一只豪华的船天鹅号。船主叫米根夫人,是出来旅行的,对鲁米十分慈爱。告别天鹅号后跟一位可怜的朋友到处表演,赚钱,给养母报恩。最后,原来先前遇见的米根夫人就是鲁米的亲生父母。
尽管这本书从开头到中间都让人感到凄凉,但结局却是完美的!让我为鲁米一个命运不公的弃儿深感欣慰!
主人公是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看重友谊的好孩子!他做事都会先为他人着想,后为自己考虑。那时的旧社会多么黑暗啊,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本小说告诉我们每当遇到困难时,不能放弃,勇于面对,勇于克服!
今天,妈妈出去了,我正在家读《三国演义》,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一个十分诡异又十二分熟悉的音乐响起,我带着砰砰直跳的心去听,发现这个音乐是从我的口袋里发出的。偶,原来是手机铃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妈妈打来的。嗯,嗯,嗯我放下电话,妈妈原来让我做一锅大米饭。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到达西天,偶不,是厨房。我马马虎虎的做好一锅大米,就去看书了。我隐隐听到有笨,笨,笨,的声音,我一下就来气了,竟然骂我笨,我跑到声音的源头厨房。揭开大米锅一看没放水,米焦了。我只好重做,准备好一切,我就离开了。
妈妈回来问我米做好了吗?我说早已被我的关羽斩于马下了,可是就当我们准不I吃饭的时候了,妈妈一看,连电源的没插。就发起脾气了,你刚才做啥的呢?妈妈怒气冲冲的问。我委屈的答道看书。妈妈气消了时对我说读书是好事,但要在合适的场合和合适的地点读书。
哎,都是读书惹的祸!
从来不觉得自己会特别伟大,所以,面对别人虚伪的行为总会嗤之以鼻。
小时侯,大人说这种现象是好的。那时的行为,是纯真,是美好。可是,那却成了以前。
长大后,我们要学会这门叫社交的艺术,学着戴上完美的面具。逢人只说三分话成了心中坚定的座右铭。我们开始筑起心墙,练习着高谈阔论一切如此自然的进行,没有人怀疑,没有人反对。只有一句看似真理的话始终贯穿一生,这就是人生。
如此就过完一生?这样就是成长?
一切都不真实,一切都无永恒。恐惧,原来是自己给自己的。进一步看清世界,就跟加地增添恐惧的份量。没有办法适应的人,是那些被淘汰的善良百姓;将这种艺术运用得淋漓尽致的人,是那些被强烈抨击的政治人物。那面是正,那面是反?到底有没有白分百正确的答案?
学会成长,我们该学什么?
当今社会的人太多都是只为自己,很少有无私奉献的人。不张扬,默默奉献,这种品质在如今十分罕见,应该是现在的条件好了,不再是以前的旧社会。但是这种优良品质应该传承下去。
想起父母讲的一个故事。有个同学家里很穷,每天十一点上完晚自习才回家,在他走后,校门才会缓缓关上,他一直认为校门是那时候关的,所以不管是春夏秋冬他都是这样,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学校内关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十点就关门了,原来关门的老爷爷生病了。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补品,等他来到医院时那个老爷爷已经去世了
老爷爷默默的帮助着那个同学,他跟那个同学非亲非故,换做别人,一定不会这样做的,而老爷爷却默默的为他保留一扇大门。
默默奉献,是一种品德,为什么不把它传承下去呢?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难道自己不快乐吗?帮助别人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美丽,帮助别人不能乞求回报,如果帮助别人了就是为了索要回报,那只会让你的心灵在黑暗中走失。就如汪国真所说的给予你了我便不期望回报。如果付出,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那么,我将变得多么渺小
无私奉献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好人有好报,奉献让他人记住你的美,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我家住在小区里,上下楼总会看见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摆放着一个垃圾桶,从来没见过垃圾桶前脏乱不堪,每个垃圾都整洁,干净,这似乎是一种装饰。这还不是因为小区里的那位老爷爷一位善良的聋哑人。
他那瘦小的梁上上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特有神,高鼻梁,整天老爱冲我们笑。
每天,老人很准时,把我们门外的垃圾收走。在每家门外,他都要逗留一阵子,等他一走啊,门口的垃圾桶又焕然一新的装饰在那了。小区里的居民们都说,老人是一个不怕脏,不怕臭的人。虽然每天都在收垃圾,但他一身却都是干干净净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垃圾桶前和楼梯没有了往日的整洁。妈妈开门时常会叹气,细问才知道那老人去世了。妈妈告诉我时又叹了叹口气。老人去世了,走的似乎没有声音,但我们是不会忘了他的。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xiaoxuezuowen/583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