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一床棉被,在最寒冷的冬天里,母爱带给我温暖和舒适;母爱是一台电扇,在最炎热的日子里,母爱带给我凉爽和愉快。何所冬暖,何所夏凉?我想是母爱。
我从小就体弱多病,没少上医院。但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五岁时的经历。
那是冬天里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那天夜里,我忽然觉得全身好热,越烫。五岁的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痛苦不堪。不一会儿,我开始不自觉地呻吟起来。最后,竟变成了断断续续的哭声。母亲睡在隔壁,闻声跑来,着急地在我身边走来走去:一会儿拿体温计,一会儿倒水给我喝,一会儿又泡感冒药人我喝下。但是,这些仿佛都无济于事,我只感觉母亲的脸在我眼前渐渐模糊,慢慢只剩下一个轮廓。后来,我感到眼皮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等我醒来时,我躺在雪白的病床上,手背上扎着一根针,连着一根通向药水的管子。我已经睡了好几个小时。在这期间,我被送到了医院里。再转眼看我的母亲,眼圈发黑,想必已经在这看了我好几个小时了吧。可是,我依然高烧不退。但看着母亲忧虑的脸,我感到了病意消散得一干二净,心中只有温暖和羞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又加重了。高温使我只能呆呆地望着母亲,一句话也说不出。母亲没有休息,一刻也没有。她开始在病房中焦虑地来回踱步。一会儿,她出去找医生谈话了,我觉得无聊,便睡了。
我就这样病了半个月。出院那天,我又蹦又跳,飞快地跑出医院,一路上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开心极了。但是当我回头看母亲时,我惊呆了:只见她两眼微睁,眼圈很黑,弯着腰驼着背,在后面缓缓地走着。我一下子把好心情丢到了九霄云外,扶着母亲,一起走出了医院。其实,在我住院这段时间,母亲几乎没休息,最多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一小会儿。我感到无比温暖,即使是最剌骨的寒风,也带不走母亲给我的温度。
是谁在冬天给你温暖?是母爱;
是谁在夏天给你凉爽?是母亲。
何处冬暖,何处夏凉?我觉得答案是:有母爱的地方冬暖夏凉。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夏,悄悄地走了;秋,悠悠地来了。
梧桐叶落,秋风萧瑟,那是秋的脚步;橙黄橘绿,风吹麦浪,那是秋的奉献;夕阳西下,思乡怀远,那是秋的情思。
才感盛夏,忽而立秋。我跌跌撞撞地逃离酷暑,恰巧一头栽进凉爽的秋风里,撞了个满怀。
还没回过神来,我就感觉到我的鼻腔中充斥着浓厚的稻香,极其纯粹,思想也变得轻盈起来了。我的思绪随着这清香一同飘荡,一直追溯到清香的源头。
在无边无涯的稻田中,几乎是每一绺流苏般的稻穗都在瑟瑟金风中放荡不羁地起舞,无垠的稻田上翻腾起一阵又一阵浮光跃金的波涛,犹如农民丰收时澎湃的心潮,直至入梦也还在脑海里荡漾着思想的涟漪。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一片灼灼的红枫便是秋最委婉的邀请函,她的到来昭示着秋正踏着小碎步向我们徐徐走来。
拾起这邀请函仔细端详,火红的叶片红得鲜艳,呈渐变色向底部蔓延。底部微微泛着青涩的绿,那么隐晦又那么自然,根根叶脉呈辐射状从叶片的中心向四周发散开来,这是秋最细腻的文字。整片枫叶如同一簇炽烈的火苗,在秋日艳阳中熊熊燃烧着,点燃了整片枫树林,无愧于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爽的秋风吹过,便火星飞舞,一棵棵枫树像被粗壮的火蛇缠绕住了,从树冠到树根,从树干到树枝,无不被赤焰灼烧着。片片飞舞的红枫若一只只红蝶翩然起舞在空中燃起了赤团,遮天蔽日,秋阳只能投下些许细细碎碎的剪影,可谓是飞焰欲横天。又好似璀璨的星火遍布了天空,又从天穹中优雅地坠落,缓缓坠入人间,铺成了灼热的小道。
风停了,在灼热的小道上,红枫却还是不屈地在空中打着旋儿,徐徐降落在肥沃的土壤中。红枫正努力让自己的凋零也充满了浪漫,这样会让下一轮回的生命更精彩,充满着希望。成群的蟋蟀淡然地演奏秋之交响乐,螳螂欣然地伴舞,为入冬后的沉寂作最后的渲染,歌舞着这落叶归根却也生机盎然的秋天。
有人说,秋标志着寂寥和凄凉。也有人说,秋象征着美丽和希望。
秋,这个唯美的季节,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更高层次的责任和优美。这种优美不仅仅是外表的、表面的,这种优美更是广袤的庄稼地里沉甸甸的丰收;更是层林尽染的山林中满挂枝头的果子;更是无数晨兴夜寐的劳动人民的呕心沥血。
让我们去真切地感悟秋的韵味吧,一起站在火红的枫树林中,任狂傲的秋风吹乱发丝,随着那片片炽热的红枫飞舞,飞散在似水年华中,然后放声歌颂秋吧!
在8月份去了一趟北京,带着虔诚与敬仰来到了这座古老的城市,虽然沧桑却不失辉煌,5天的时光让我喜欢上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
北京是壮阔的,它带着有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山河、寺宇、宫殿、楼阁,带着几千年而不衰的悠久文明,酝酿着坦荡而大气的民族。【执笔作文网 www.zb258.com】
北京是感性的,它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街道,诗情画意的景致,闲逸舒适的生活,发展着美丽、纯朴的文化。
北京是和谐的,它象征着旧中国的灵魂、文化,同时又代表着新中国的开始、未来,含蓄着高调的城市生活和朴实的乡村生活的协调。
这是个壮丽的城市,从南门入城,经过一重重城门才能到达壮丽的皇宫,红瓦明墙,雕栏玉砌,飞檐楼角,历史的沧桑并未掩盖住它的浑厚。合抱的古柏,
堆砌的假山,满池的荷花,精致的石雕,倒垂的杨柳都在诉说着北京的美丽。北京是一个帝王的梦,宫殿、花园、寺庙、百尺林荫、宝塔、祭坛、太学,处处都有着皇家的印记,华丽、庄严、肃穆。而这样的北京,却充满了更多的平民气息。入夜,后海被点亮了,红色的花灯亮起,微亮的天色在古树的枝叶间若隐若现,小船闪着明晃晃的黄光在后海上摇曳着。后海热闹起来了,大把的人群出现在后海的长街上,逛街、用餐、饮酒而传统的北京小吃总是备受欢迎,豆汁儿、葫芦串儿、烤串儿也只有在露天摊子上才能吃出味来。在我看来,霓虹灯的五颜六色是比不过茶座上亮起的点点烛光的,整条长街上晃动的光芒映在湖面上,星星点点,伴以清亮的水流声,整个后海,活灵活现的描绘出一幅古典游乐图对北京的感慨,不是某地某景,而是它壮丽的氛围。
这是个清静的城市,方方正正、匀匀称称的北京被布局整齐得像个棋盘,以故宫为中心,九门对称,天地日月四坛相环,偶尔会有斜街,名字也很可爱,烟袋斜街,樱桃斜街。传统的四合院带着庄严肃穆,每个院子中央会有一个金鱼缸,梁上挂着一个鸟笼,院落旁会栽种着一棵石榴树,显得平和可爱。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的,胡同两边由若干四合院连接而成,胡同有些也会编号,从两条到十二条,觉得变得太死板了,也会给胡同取名字,云居胡同,草园胡同,都十分别致。胡同常常是安静的,它远离了车水马龙,远离了喧嚣,能进胡同的只有三轮车和人,要想让一辆车开进去,实在是难为了司机。北京人容易满足,他们对物质要求不高,他们不愿离开破旧的胡同,大都安土重迁,几十年,甚至几辈子的也有,老北京们在胡同里是扎了根的。他们说话都有些源远流长,清脆的口音,极快的说话速度,语言的背后就有历史的痕迹。就算不住胡同和四合院,住在闹市附近,也能有平静闲逸的享受,高楼大厦间总会有几条老旧的步行街。想要感受那份闲适,不妨在城中任意几个公园内徘徊散步,或坐在街头的茶桌边消磨整个下午,斜倚着松树下小憩,此时此刻享受独处,品位心灵的自由。
这是个有故事的城市,过去这里是官僚贵族的世界,京城里举办的繁复而隆重的仪式渐渐孕育了一种皇族文化。这样的文化虽然壮阔凛然,但只是在腐朽中的表面辉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皇族的轻易没落给北京增添一分脆弱的伤感与怀旧的感伤。北京的历史旧迹很多,事物再美好也会逝者如斯,看着圆明园西洋楼的旧址巍峨的矗立在苍空之下,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帝国的辉煌,而在旁就散落着无数石楼的碎片,参差排放的石块中央曾经是个宽阔的喷泉,那四个大柱子间应是天子御座,唯一的残桥上曾有大块汉白玉,曾经的享受消磨,曾经的宏伟,曾经的辉煌,全都在历史的风云中消逝了。历史是反复的,经过浩大的斗争,新北京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广场上宣布成立。老北京开始与新北京融合,中国也不能老当一个古玩店,它得顺应时代,向前走。北京开始包容各种色彩有新的色素和旧的色素。古旧的城楼和鼓楼为居民报时,无数条外环路相接舒缓着交通,有古城,古树,古桥,每一处都有沧桑的历史。有鸟巢、水立方,每一处又诞生着新的元素。
我一直认为北京是最具有中国感觉的城市,它贴近祖国,融合着民族的灵魂,谱写着中国的新历史。它涵养传统文化,又在文化中变迁,诉说着一个个中国的故事。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秋,它代表着丰收,代表着热情,还代表着丰收的喜悦。
秋,丰收的开始,生命的尽头。它并非代表着生命的尽头,却依然拥有着热情与美。田野间,道路边,秋随处可见,而并不茫茫,四周都有树,平地是金色的,树也是金色的。金黄的小手掌一会儿飘在空中,一会儿又落在了平地上,无论落在哪里,都像给平地绣上了几朵金黄色的花朵,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秋,一幅美丽的画卷,夕阳夕下,飒飒秋风,芦花飞扬,瓜果飘香,明月高悬。 秋,那朵朵小花,飘在空中,像一只只蝴蝶,落在小河里,仿佛是金色的小船。秋,那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走了蝉鸣的歌声,扇走了绿色的毛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芧。秋高气爽之时,偶尔狂风袭卷大地,白亮亮的雨珠跳入屋内。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中秋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无论是赏月、吃月饼,都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思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那轮明月,会将我们的思念传递给我们所牵挂的人。正如苏轼所言: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我爱你秋,我爱你的瓜果飘香,我爱你的秋风落叶,我爱你的绚丽多彩,我爱你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chuzhongzuowen/1214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