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阴天。
昨天在洞泾的同学家里睡了个懒觉,出门回去,就已经是个阴天了。心情倒也没那么忧伤,在等公交车时,看到对面广场上的四季青了,反倒有种久违的熟悉感,在心中蛰伏已久的亲切感焕然醒来。
记忆中的阴天是小学的校园,教室门口也有一排四季青,和眼前的一样苍翠,和这个季节及其相似。那时早晚已经温差分明,身上开始裹起了长衫长裤。那样的季节那样的阴天,迎接的是无知的快乐。成排的四季青被修剪的整整齐齐,从认知它第一眼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认为它是一床整整齐齐的大地的绿棉被或者一张平平坦坦的绿毯子,正值这个季节的天气美美地睡上一觉。
我会在走的路上注视众多的一片叶子,从远远的注视它开始到回眸到不得不看路的结束,仿佛以它为中心,画了一个大大的扇形,或者连城点形成一个简简单单的三角形。有时干脆不走,注视到它就站在那儿呆着看它,我们之间形成单一的直线,但终究还是要走的。我看那片叶子,绝对是偶然且随机,因为每一片叶子都值得欣赏。阴天的光线不比阳光下那么灼眼,叶子的颜色柔和而劲绿,不乏秋季那种隐隐的涩黄。叶子的脉络格外的清晰顺畅,使人不由得身心舒展。外层的叶子张扬,隐藏在中间的叶子倒像张望世界的小孩儿。每片叶子都好像经上帝之手巧妙的搓捏而成,层层叠叠,却片片夺目。秋风乍起,叶子曳曳而动,仿佛一句句心怡的耳语传入眼帘,映入心间。如果是家乡的早上,还有露珠,格外的飒爽。那种光线下的那种叶子,那种传递到心里的美真的很美。我什么也不想,但心里什么都有了,满满的都是叶子的美丽和心语。长大后,才渐渐体会到这种感觉和谈一场恋爱一样美妙神奇。
有时在想,我们心中的阴天大概只有一种吧,即使过完了一辈子,也还是那一种吧。每到阴天,它就从你记忆中跳出来,如果跳出来的是其他,那它肯定不是你所谓的阴天。就像说起夏天的阴凉,我总是想起夏天炎炎的中午,家人坐在胡同口吃饭,从长有高达挺拔的杨树的胡同口吹来的阵阵清凉。或是坐在姥姥家的门口过道里吃午饭,从门口吹进的清凉。又或是别的什么附带的夏天的阴凉的记忆。可是明明是寒秋肃杀,看到那种高大挺拔的杨树依然明绿,迎风飒飒作响,身裹毛衣的我依然觉得那就是夏天的阴凉。深刻而清晰。
人的一辈子活得太匆忙了,还没好好感受一下路边小花小草的独特就要移步换景了,还没好好感受家人的温暖就要去谋生了,还没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转眼就阴阳两隔。错过的终究成不了你的风景,成不了你的温情,成不了你的心境,成不了你的阴天。
童年,是快乐的,是美好的,更是难忘的。也许小时候的一个举动,一句话,在现在看来是如此幼稚,可又令人浮想联翩
众所周知,大城市不允许放鞭炮,但在农村的老家却可以。一到过年的时候,虽不如城市里那么热闹,却拥有乡下独有的节日气氛。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要去小卖部买鞭炮,几十盒,几十根,几十捆地买。一个人抱一大袋,兴奋地往家跑。我们家也不例外,每天上午吃完早餐,我和表妹,表姐,表哥就迫不及待地去买鞭炮了。我甚至都觉得我们几个是村里买的最多的,有时候一天上午,下午,晚上各去一次呢!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老老少少都聚集在家门口那停得下5,6辆车的庭院里,你玩这个,我就玩那个,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放眼望去,每一户人家门口的庭院里都闪烁着明明灭灭的火光,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尖叫声,惊叹声,议论声,欢呼声,一时间寂静的农村好不热闹。我表姐和表哥最喜欢玩声音响的鞭炮来吓我和表妹。当时我和表妹正在一边旁若无人地玩鞭炮,突然,耳边响起一阵鞭炮被点燃后的响声,震耳欲聋,吓得我和表妹连连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尖叫,并躲到屋子里,迅速地锁好门。虽然在屋里,还是心有余悸,我用手拍拍胸口,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可我们仍然时不时害怕地望望门口,生怕他们突然拿着鞭炮闯进来似的。但是,害怕终究,抵不过好奇心,我和表妹像两只小猫一样,胆战心惊地趴在窗户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燃烧着的鞭炮。只见天空上炸开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一朵接一朵,令我们两个目不暇接。
终于,还是控制不住对鞭炮对我们的巨大吸引力,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跨出门栏,站在楼梯上,正想下去玩鞭炮,鞭炮那惊人的响声再次响起,我们正往回跑,就听见了表姐和表哥的笑声。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是隔壁邻居家的小孩也在放鞭炮,刚才那响声是他们点燃的鞭炮发出来的,虚惊一场,我们两个人哭笑不得地站在门口,看着哈哈大笑的表姐,一脸尴尬。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你,自己都不由得笑出声来。当然,还要感谢表姐和表哥,如果不是他们从小把我和表妹吓到现在,我们估计还不敢玩鞭炮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一去不复返,如同翻书一般,唯有那段珍贵的回忆,永远浮现在眼前
作文一万事孝为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文王从小就以孝顺出名。每天日出之时向父亲请安,日落之后向父亲禀告一天里发生的趣事。倘若父亲身体健康,他就回喜形于色;倘若父亲身体欠安,他就回忧心忡忡,晚上多次起床探视,直至父亲病好之后才回去睡个安稳觉。
逐个素来以礼仪称着于世,相信大家听说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其中就以孝为首。中国既为礼仪之邦,那孝自然是重中之重了。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则更不能忘记这一点。
大家都知道是谁生了我们;是谁养了我们;是谁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是谁隐忍着心痛来责罚我们,教我们做人――是我们的父母!
大家都知道母亲十月怀胎十分辛苦,其实父亲这段时间里是非常辛苦的。他得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和那寄存在母体内的小生命,连觉也睡得不安稳。到了分娩时,那就更急了,在产房外转来转去,坐立不安的都是父亲的身影。人们说母亲生儿女比得癌症还痛苦,想想就觉得可怕,可是母亲还是生下我们来,那她就得为此忍受多大的痛苦呢?甚至要付出整个生命的代价!这你我可曾想过?
当我们生下来的时候,父母为了满足我们的物质要求,他们一天到晚为着工作忙碌着;为了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陪我们。倘若碰上我们身体不适,父母更是心急如焚、彻夜难眠,守在我们的床前。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又可曾感恩过?
做为一个有情有感的人,面对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能熟视无睹吗?难道那还不足以令我们做到孝吗?父母不想我们为这个家做多大的贡献,当是我们轻轻的一声问候、暖暖的一杯茶、甜蜜的一个吻却都能令他们欣喜、安慰。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愿做到,那与衣冠禽兽又有何区别?甚至连禽兽都不如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义啊!
有人说儿女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其余都不用理会。你说这对吗?错,大错特错!孝是有德的最重要的表现,一个人倘若不孝,又如何称的上有德呢?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又有谁敢把祖国这位伟大的母亲交给他呢?――他连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孝顺。那更难以谈得上振兴中华,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重任。我们的先贤文王早已用行动表现给我们看了万事孝为先!
最后,用孔夫子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文二百善孝为先
对父母尊敬,对母亲敬畏,对父亲感激
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直不变的传统。五千年,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任务,也不是今天这样明天就是那样的纯粹玩乐。它,是你一直需要守护的亲情和感情。
父亲给你了完整的基因,他让你得已成型,渐渐地待到你出生,又看着你长大,最后望着你成家立业走上社会。可能会与父亲长的不一样,但是不能忘记的是你的生命是他给你的,你的血液有着他的三分之一。始终不能忘记你是你父亲最值得骄傲的接班人
母亲是个值得骄傲和与人尊敬的称呼,她不但是给了你三分之一的血液,也是给了你一个你第一次必须住进的温暖的房间的人。每个人的第一套房子都是母亲含辛茹苦十个月给你买下的房子。这或许是你爸爸造成的,但是最后的你,还是应该懂得这样个给了你生命的人,妈妈为了你痛苦得死去活来。你安详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事实上刚来到这个世上的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不单单是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最重要的是让这两位给了你生命的年轻人,陪伴他们的后半生,让他们得到幸福。
特别是妈妈,她在怀胎十月中可能你并不知道,整天吃不下,还呕吐。睡觉睡也不踏实。每天挺着大肚子要都直不起。到最后还要受多少罪才能把你生下来。也许吧,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每个妇产科大夫才能明白吧也可能等你老婆怀孕了你才会懂得吧。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孝字,它承载的却是你与你父母多少年的牵绊,是父母知道你在外给予你的多少牵挂。是在你被别人欺负的时候父亲替你主持公道,是母亲知道你在学校吃不好,给你送去的烧肉丸。当你享受爸爸的凯旋回归、咀嚼着妈妈香喷喷的小肉丸时,你就应该明白他们对你寄托着远大的希望。
有人说孝不过是看到别人衣袖间别着的黑布孝。但是,这却是要遭天谴的!他们给了你生命,不是让你直接养老送终的,是寄予了子女会让自己幸福,相信自己的子女都能有用成才。想一想一到二十岁,整整3700日。父母让子女白白吃了二十年的饭,睡了二十年的床,不是到头来一句替你养老送终就是了这不是孝的含义。
百善孝为先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一直以一种简单却并不容易的孝作为个人的勉励。传承了中华五千年无形的自然遗产。至今中国,一直视孝字为做人的根本。
作文三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本文网址:http://m.zb258.com/zishuzuowen/352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