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有多少年的历史_258直播

258直播>体育知识库>

中国象棋有多少年的历史

中国象棋在中国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 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中国象棋的详细发展史

中国象棋的发展:

1、起源传说

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当于骰子。

(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指必须两人或两组对局联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死路;最后是赢者“牟”(指成倍)取胜利。击败了敌兵(春秋时兵制,以5人为伍),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汉刘向《说苑·善说》亦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意即劝孟,不妨也像“燕”国一样,斗象棋观歌舞,逍遥一二。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

2、产生背景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中国,国家战乱纷扬,烽火狼烟四起,象棋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军事战争与体育竞赛相比较,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相似之处。例如,都是以获得胜利为最终目的,对抗过程都是通过技战术进行表现。既有谋略主旨,又有战术手段。

象棋作为模拟古代战争的智力游戏,每一局都在咫尺棋盘上演绎着金戈铁马、兵戎相见。棋盘上的车、马、炮、兵就是古代的战车、战马、火炮(或者投石车)和士兵的象征。相比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象棋与古代军事有着最为直接的内在联系,其战略思想和战术特征受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影响。

随着时代变迁,象棋日趋完善的同时,也不离军事战争和兵法的宗旨,有很多棋局精妙的战术构思及战术组合都谙合兵法之道。在排局古谱中,如《渊深海阔》、《梅花谱》、《橘中秘》、《适情雅趣》等等,很多排局就是以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绎典故和战争名称等命名的,它们不仅构思精巧,与所命名的历史典故名称也十分契合。

扩展资料:

现代发展:

近些年,象棋在欧美人中间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象棋协会或象棋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的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中国象棋来了,像我国一些中国象棋手一样,成了两项象棋都擅长的“双枪将”。

为了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欧美人下象棋,使东方的棋道推向全球,以便全世界人民都能分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取得无穷的乐趣,“亚象联”委托中国象棋协会举办“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每两年一次,现已举办两届。

第2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有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西柏林、法国、中国、香港、澳门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名棋手参加比赛。据悉,参加“七星杯”赛的各国和地区象棋组织将通过今后几届比赛酝酿筹组象棋国际联合会,以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 

1978年,成立了亚洲象棋联合会。象棋在欧美人中间也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了象棋协会或象棋社。一些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了中国象棋。

1988年,为了推动象棋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中国中国象棋联合会筹委会”于在北京成立。

1990年,第1届世界杯象棋锦标赛在新加坡举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象棋

收起

象棋的鼻祖——博
  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或者科技,都有盛衰起伏,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研究象棋历史发展的过程,很有必要进行恰当的断代分期。刘道平、张丰两位先生研究我国古代象棋发展的历史,断分为七个时期,即孕育期、童年期、争鸣期、高潮期、中落潮、鼎盛期和稳步潮。从本文开始对中国象棋古代史作一系统的介绍。 
  始于先秦的六博 
 《楚辞·招魂》篇说:“艺该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追些。成枭而牟,呼五日些。”昆即玉,六博亦昆蔽象棋。用象棋一词指六博始见于此。当然象棋与六博的形制完全不同,六博是一种掷采行棋角胜的局戏,象棋则是一种靠智谋、技术、修养等较量的竞技运动。由于六博与后来的象戏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象棋”一词的诞生,孕育着日后象棋的产生,故将“象棋”名词诞生之时至南北前周武帝字文邕制《象经》前,这一段时间称为象棋的孕育期。 
  六搏的历史悠久。东汉许慎《说文》载:“古者与曹作博。”《世本·作篇》也说“乌曹作博”。乌曹是夏桀的臣于,距今三千五百多年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说帝武已荒淫无道,制作了一尊人形偶象,把它叫做“天神”,然后“与之博,令人为行”。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史记·宋徽子世家》还记载了公元前683年,宋缗公与大夫南宫万因六博发生争吵,被南宫万提起六博棋盘砸死的事。《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孔子(前551一前479)认为博弈是有益的活动,比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要好。没有博弈,怎么能犹贤呢?给博弈很高的评价。这里的博即六博,弈即围棋,并称博弈。从汉代起才正式称弈为围棋。 
  六博棋由箸、棋子、棋盘、博筹、割刀、削和盛具组成。管又称箭、傅、究、蔽,总计六支,故称六博;初用竹木制成,两头尖长如箭形,后来也有用骨、玉制成。棋子称“棋”,又名马,共十二枚,黑白各半,或黑红各半,双方各执一色。棋盘称木局,又称曲道,多木质,近似方形,在白或黑色的棋盘正面阴刻不同矩形纹槽及园点,并涂上红漆或在纹槽内嵌入象牙。博等也叶等,用狭窄的竹片制成,分长短两种,数量多少不等,用来记录对博者输赢情况。割刀和削是博时用来削制博等记数的。盛具乃盛放棋具的盒。 
  战国时期六博活动盛行各国,《列子·说符》记 载了大 梁叫虞氏的富 先,在路口高楼上设 置枰局 让行人上楼击博。《史记·苏秦列传》中讲得更明白:“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他在这里列举了八种娱乐,有六博而无围棋。 
  现存最古的六博棋局,是1975年底到1976年春,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战国末期古墓中出土的六博棋局。形制与古文献的记载基本相合。据考证,这个博局的相对年代为秦昭王51年(公元前256)前。 
  象棋历史久远,趣味浓厚。千百年来,所以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爱好,是因为它包含有体育、艺术和科学的因素。凡是象棋爱好者都知道,引人入胜的对局,构思精巧的排局,它的魔力决不亚于一曲动听的音乐、一幅绝妙的图画或其他艺术。另外,它在临局交争时的战斗性和竞争性,更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比拟的。它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热烈爱好。由于象棋在世界各国流传很广,历史悠久,关于它的起源问题,说法也较多。 
  近百年来,关于象棋的起源,大致有中国、印度、埃及、希腊、波斯和阿拉伯等清说,其中以中国、印度、埃及、希腊四说最盛。据日人涩江保《泰西事物起源》说:“象棋系希腊七贤中名希腊者所造。”1930年从埃及开罗发出一条惊动世界棋坛的消息,它说: 
  有七千年历史的古代象棋盘,在一个名叫乔沙欧克的大祭师的坟墓内发现;另外,还发现大祭师同他的夫人的像。由此可见,象棋游戏,至少在耶稣降生前五千年左右即为埃及发明,并不是由波斯人或中国人发明。这条消息一时惊动了全世界棋坛。如果它是真实的话,那么,关于象棋起源问题的喋喋不休的争认,就此可以了结。然而,不久就被人们发现,开罗通讯社的这条消息是不真实的——象棋为埃及人所发明被否定了,起源于波斯和希腊的说法也缺乏根据,因此,争论的焦点又集中到起源于印度或中国的问题上来了。 
  在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苏联象棋史学界认为象棋起源于印度,中国象棋是从印度传入的。这个观点为欧洲某些象棋史学家所否定,他们对此论点提出质疑,而且认为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在我国古文献中也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如元代和尚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说:'借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如北宋晁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三)起源于战国之时,《潜确居类书》说:“雍门周谓益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四)起源于北周武帝之时,《太平御览》说:“周武帝造象戏”,明罗颀《物源》说:“周武帝作象棋。” 
  上述几种关于象棋起源的传说,有的也有一定的根据,值得进一步追溯。但就从这些传说中已可看出我国古代象棋的萌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的矛盾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象棋的发展也是这样。根据一系列的史料记载,中国古代象棋的制度变化很大,它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初级到高级,而且是由量变到质变。历史证明,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它与琴、书、画并列,被称为四大艺术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光芒夺目的一颗明珠。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的象棋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社会衰亡、封建社会刚刚兴起的时代。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文化大发展时期。当时的科学技术、数学、天文学、军事学及体育艺术等等,都有相当发展。棋艺被当时学者认为是数学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这个百花园中开放。其实,棋艺与当时的天文学、数学、军事都有关,也可以说,它是在这些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棋艺,统称“博弃”。博在古文献中或写成簿,也叫象棋。“燕则斗象棋”等。中国象棋一词的来源,当出自此处,绝非舶来品。 
  秦汉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政权的统一,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其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如著名的《九章算术》的出现、造纸术的发明、张衡的地动仪、华信的医药学,都是这个时期对人类所作的杰出贡献。就象棋而说,当时不是专指单一的某种棋,除围棋外的其他几种棋戏如六博、弹棋等均称象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象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候,由于祖国各民族的大融合,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生产有了一些提高,我国科学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新的发展。象戏产生在南北朝时代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对当时的棋戏——如六博、塞戏觉得着法简单,趣味太淡,围棋则太费时间,而象戏却正好居二者之间,适宜于一般群众的文体活动。我国自南北朝至北宋末的象棋,古文献中都以“象戏”名之。 
  隋唐时期的象棋 
  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因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唐诗,吴道子。阎立本的绘画及其他科学艺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宝库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卓越的才智。这个时期的棋艺如围棋。象棋、双陆、弹棋等,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武则天梦中下象棋 
  唐代的象棋在唐太宗的关注下,更是逐渐盛行起来。据《梁公九谏》记载,唐太宗的儿媳武则天就是个象棋迷。《梁公九谏》说: 
  则天睡至三更,又得一梦,梦与大罗天女对手着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将,频输天女,忽然惊觉。来日受朝,问诸大臣,其梦如何…… 
  白居易与象棋 
  白居易(772-846),是一位爱好象棋的大诗人。“兵冲象戏车”是他吟咏象棋的名句。白妻是牛僧孺党重要人物杨颖士的妹子,牛氏《宝怪录》曾以小说的形式写过唐代象棋制度,与白居易的诗相辉映,更为唐代的象棋史增添了光彩。 
  橘中戏 
  唐牛僧孺著《玄怪录》中有《巴邛人》一篇,讲述象棋的神话故事。大意说,有个巴邛人,家有橘园,因霜后橘已收,但余下两个大橘,摘下剖开一看,每橘都有两个老人在下着象棋。橘中戏不但是后人小说、戏曲的题材,也是许多诗人的题材,明代的著名象棋谱《橘中秘》《橘中乐》等书名当来源于此。 
  北宋时期的象棋 
  北宋是中国古代象棋的大革新时期,960年,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夺取帝位,建都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是我国象棋史上的大革新时代,这个象棋革新运动,整整持续了一百六十多年,最后才定型为今日的中国象棋。 
  

                            

本站是提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楚河汉界:国粹象棋的发展你知多少?

象棋,古称“象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棋类活动。它的起源至今无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根据象棋的局制和规则,中国象棋的起源应与兵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人们仿照军队的编制、布阵遣将的方法等创制了一种新的棋游戏,这就是象棋的最初形式。


有关象棋的传说也不少,大致上传播最广的是虞舜为了教育他的弟弟发明了象棋,每日与其弟在牢中对弈,因为他弟弟的名字叫象,才称为象棋。从这个传说我们更坚定了象棋起源于中国的看法,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一书中也承认象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古代中国人模拟战争而创造的一种游戏。 关于围棋,有林都人的诗曰:

纹枰妙思加精算,论道理深趣盎然。
  经纬方园天地象,黑白进退世情全。
  名局百代垂青史,新秀千星缀宇环。
  继往开来奇迹创,中华绝艺更无前。

可见围棋亦起源于中国,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作为中国另一古典艺术,围棋的起源也有许多传说。

传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不过,另有一说: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当然了,这些都只不过是传说而已,最为可信的说法应该是围棋在于是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在那个时候已经基本形成,但那个时候的棋盘非常简单,而今的棋盘却已达到十九道线,从这个意义上看,围棋不是莫个人所创,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谈到围棋,难免会与战事联系起来,下围棋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但细细想来,不仅围棋,象棋与战事也不无联系,甚至于国际象棋也与战事有所联系。


主要来说说象棋的发展史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在这时期的《楚辞·招魂》一诗中,在描写当时楚国的生活、娱乐时,曾留下了“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的句子,其所讲的是“象棋”和“六博”两种棋类活动。《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 孟尝 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 ,“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 · 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

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与围棋相比较,象棋是一种雅俗共赏且普及更广的棋类活动。它于创始以来虽为广大群众所喜好,但古代帝王及文人学士对此多轻视而认为“不足道”,因此古代典籍中关于象棋的记述甚少。隋代,隋文帝不赞成象戏;但唐代开国后,太宗李世民却加以提倡,并出现了新的突破。唐肃宗时的丞相牛僧孺在其所著的《玄怪录》一书中曾记述了一个有关“宝应象棋”的“鬼话”,在宝应象棋里就出现了王、军师、马、象、车、兵六种棋子,这与现在流行的象棋已经非常相似了。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调整,在“宝应象棋”的基础上,至北宋时出现了与今日体制、规则相同的象棋。根据宋人尹诛撰《象棋》及其他有关文献的记述推断,北宋流行的象棋活动大体有如下3种:
第一种:有将、士、象、马、车、炮、车等32枚棋子。棋盘无河界,纵9路、横9路。
第二种:有将、偏、稗、卒等棋子。棋盘有河界。局道有若干格。这种象棋当时因不够通俗,仅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之中,不为一般平民所好。
第三种:有32枚棋子,棋盘纵横各11路。



上述第一种象棋至南宋时,增加了河界。此后,这种象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一直沿用下来。
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 —— 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 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相关文章

象棋的来历详细

象棋的来历详细

中国象棋产生于什么时期

中国象棋产生于什么时期

象棋是什么朝代发明的

象棋是什么朝代发明的

象棋最初是谁发明的

象棋最初是谁发明的

象棋是哪个朝代出来的

象棋是哪个朝代出来的

国际象棋5步必胜走法

国际象棋5步必胜走法

国际象棋3D战斗版

国际象棋3D战斗版

国际象棋对升学有用吗

国际象棋对升学有用吗

国际象棋晋升对照表

国际象棋晋升对照表

世界上公认最难的棋类

世界上公认最难的棋类

热门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