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或称凯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
公元前44年,恺撒被推举为终身独裁官。元老院、公民大会和各种职官形式上虽然保存,但实际上一切听命于恺撒。他的出身被神化,他已经成为罗马世界至高无上的主宰者。
在恺撒独裁统治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统治基础,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恺撒一方面加强了罗马帝国与其它帝国的联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各行省的地位,而削弱了元老贵族的势力。所以,恺撒的独裁和改革遭到一部分元老贵族的坚决反对,其代表人物是布鲁图和卡西乌斯。而布鲁图是恺撒的主要政敌庞培的部下,现在又被凯撒宽恕,并继续信任和重用。
劲敌庞培
恺撒和庞培早年曾经担任执政官。当恺撒在罗马帝国西部打仗的时候,庞培在帝国东部(今天土耳其和叙利亚的一部分)也屡建战功。庞培虽然是恺撒的亲密朋友,却十分嫉妒恺撒。恺撒征服的地方越来越多,在士兵中的威信又日益增高,使庞培深感不安。公元前49年,他怂恿元老院解除恺撒的兵权,命令他立即从高卢返回罗马。
恺撒接到命令,知道这是庞培的阴谋。他反复考虑,决定带领军队打回罗马,利用这次机会在罗马建立独裁政权。
恺撒带领军队,走到一条叫做卢比孔的小河边。罗马法律规定:任何将军没有接到命令,不得带领军队越过这条小河。否则,就要当作谋反来治罪。恺撒当机立断,对着部下大声喊道:“骰子已经掷下去了!”他跨上战马,跃进溪流,大军紧紧跟随在后,很快就越过了卢比孔河。
庞培没有料到恺撒会这样果断地进军罗马,迎战不及,只得带着2.5万人仓皇逃往希腊。恺撒进入罗马后,迫使元老院同意他成为罗马的“独裁者”,随后又得到了统治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权力。等罗马局势稍稍稳定以后,恺撒立即进军希腊,讨伐庞培。庞培被打败,逃到了埃及。恺撒也跟着追到埃及。埃及国王为了讨好恺撒,派人刺杀了庞培,把血淋淋的人头送到恺撒面前。谁知恺撒却把脸一沉,转过头去。这个高傲的独裁者不愿意看到他的政敌被别人杀害,他下令处决了杀死庞培的人。
这个时候,埃及托勒密王朝正发生争夺王位的纠纷,恺撒支持了以美貌闻名的女王克娄巴特拉,并且在她的深宫里住了半年之久。
接着,他的军队又进入小亚细亚,只用5天的时间,就平定了庞培部下本都王子的叛乱。他用最简洁的拉丁文写了一份捷报送回元老院,上面写的是:“Veni, vidi, vici”(意思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打胜了”)。这个战报充分显示了恺撒用兵神速的特点。再过两年,恺撒从北非转战西方,又在西班牙扑灭了庞培两个儿子的反抗。但他宽恕了庞培手下的将领,把他们收为自己的部下。其中最被重用的就是布鲁图。
凯旋罗马
恺撒的凯旋受到罗马人热烈的欢迎。有些人想拥戴他当皇帝。从公元前509年塔克文被赶走以后,罗马就没有过帝王。罗马人仇视帝王,反对恢复帝王的职位。恺撒虽然内心十分想当皇帝,也不敢轻举妄动。在一次节日盛会上,执政官安东尼突然把一顶皇冠戴在恺撒头上。可是只有少数人鼓掌,大多数人都在叹息。恺撒一看这种情况,认定还不到称帝的时候,就取下王冠扔在地上。安东尼连忙拾起皇冠又给他戴上,他又扔掉了。人们看到恺撒一再拒绝戴上皇冠,就欢呼起来,纷纷向他致敬。
恺撒虽然没有当上皇帝,却已经拥有许多尊贵的称号:“终身保民官”、“祖国之父”等等。法律规定他坐在黄金象牙宝座上处理公务,他的画像同天神放在一起。他获得了无限期的独裁权力。
古罗马独裁官儒略•恺撒(拉丁文名:Gaius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公元前44年3月,因凯撒出生于7月,他死后,元老院决定以他的名字Julius来命名7月,英文7月称July即源于此)掌权时,为了改变此前古罗马历法混乱的状况,决定采用由天文学家索西琴尼根据埃及历学修订而成的新历法,这就是“儒略历”。该历制定于罗马709年(公元前46年),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实行。
儒略历原定:一年设12个月,逢单月大(31天),逢双月小(30天,其中2月特殊,平年29天,闰年30天),每隔三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但在实际执行时,当时将“每隔三年一闰”误解为“每三年一闰”,这样的错误持续了36年,到屋大维(公元前63年9月—公元14年8月,他死后,元老院以其头衔奥古斯都Augustus来命名他去世的月份,这就是英文中8月叫August的原因)即位后于公元前8年才纠正了这一错误,此后这个历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了16世纪末。
奥古斯都修订后的儒略历规定:一年为12个月,1、3、5、7、8、10、12七个月各31天,4、6、9、11四个月各30天,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每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由于儒略历一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回归年长11分14秒,这样到了1582年的时候误差达到了十天之多。于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就请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修订儒略历,并于1582年10月4日下令将次日即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中间削去十天,从这天开始的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
格里历将置闰的法则改为以公元纪年为标准:每四年一闰,逢百之年不闰,逢四百年仍闰。即公元纪年的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为闰年,如2016年;逢百之年中能被4除尽的年不闰,如1900年;能被400除尽的年仍闰,如1600年,2000年;此外,能被4000除尽的年仍不闰,如4000年。闰年仍为在2月增加一天。
格里历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425日,较儒略历精确,但和回归年的365.2422日仍不一致,因此每隔3323年会相差一天。
公元(又称公历纪元,西元、纪元)纪年,是以耶稣诞生年为元年的纪年系统,是由罗马教士狄奥西尼在约公元525年提出的,但直到8世纪才开始使用,到11世纪,被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所采用(此据魏根深《中国历史研究手册》第776页,但刘乃和在《中国历史上的纪年》中认为公元纪年法开始于公元527年),到现代则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纪年方法。狄奥西尼推定的耶稣生年被定为公元元年(当汉平帝元始元年),后来的研究则认为耶稣实际诞生时间应在公元前7—前4年之间。
公历每月天数变化表
说明:公历每月天数是人为规定的,不考虑月相。凯撒时的儒略历平年的2月之所以减少1日的原因,是由于2月是当时罗马处决犯人的月份,被视为不吉利。修订后的儒略历中,由于奥古斯都的原因,8月被改为大月,随之9月、11月改为小月,10月、12月改为大月,又从2月中扣去1日,从而符合一年总日数。
背诵歌诀:1.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都不差。四六九带十一,三十天正聚齐。平年二月二十八,有了闰年把一加。2.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
公历置闰计算方法
公元纪年 | 4000的倍数 | 400的倍数 | 100的倍数 | 4的倍数 |
结果 | 不闰 | 闰 | 不闰 | 闰 |
纪元前后的用法
公元前 | 公元 | |
传统用法 | BC (before Christ) | AD (Anno Domini) |
现代用法 | BCE (before the Common Era) | CE (Common Era) |
这里我们顺便说说年龄的计算问题。对于年龄,中国传统只看“虚岁”(但古代并没有“虚岁”这一叫法,这是“周岁”引入后,为了对两种计龄方式进行区分才这么叫的),西方则看“周岁”,现在因为中西历都在使用,所以一般人在说年龄时有时说虚岁有时说周岁,更有人常将二者混淆,因此需要加以辨析。
为什么有时候虚岁会多出两岁呢?这是因为这种算法看生卒年的时候是看农历年而不看公历年,出生在农历年年末的人其公历年生日往往已是次年年初了,按农历算,他出生就算一岁了,很快过农历新年,则他就两岁了,但在公历这一年他都是不足一周岁,所以就会多出两岁来。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农历生日换算过来到了公历年初,那你的虚岁年龄就比周岁多两岁。如宋庆龄生于农历光绪十八年(壬辰年)十二月十日(公历为1893年1月27日),卒于1981年5月29日,虚岁为90岁(因为宋庆龄的农历生日是在壬辰年,而壬辰年是1892年)。
周岁计算的是人出生后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虚岁计算的是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次序,二者之间没有准确的对应关系,在一年的不同时间,虚岁与周岁相同直至相差三岁的情况都存在,所以二者应各自单独计算。平常我们在周岁之上加一岁来得出虚岁,只是为了方便而已,但并不完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