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个兵种里,马的走法最难学,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突破这个小小的难关,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卒的走法,希望大家的象棋有所进步。
一、马走日,八面威风,满场飞奔
“马走日”的行棋有条规定:先直线走一步,然后再斜走一格。马每次跳一个“日”字,就是从“日”字的一个角走到其对角,不管这个“日”字是立着还是横着,它都可以跳过去。马可以走到棋盘的任何一个交叉点。
如图1所示,当它站在棋盘中部的时候,如果没有障碍,最多能够看管住8个点,所以人们夸它是“八面威风”。
如果跳到边线上,它的威力就小了。如图2所示,我们看到红马在边线上,最多可以看管住4个点,减少了一半的管辖范围。
如果跳到边角上,威力再减半,如图3所示。
但是马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害怕被“蹩马腿”,也叫“绊马脚”。一旦马腿被蹩,就寸步难行。怎样是蹩马腿呢?如果紧邻马行进方向的交叉点上有一个棋子(无论红黑),马就不能跳过去,这就是蹩马腿。
如图4所示,红马被己方三子环绕,前进的出路都被绊住,因此如要移动,唯一的落点就是退回原位。
而黑马虽与红马有类似的处境,但是由于黑马前卒挺起一步,黑马就多出了两条前进的路线,并可以吃掉红车,或者吃掉红过河兵。
马吃子的方法与走法相同,在跳马的落点处如有对方的棋子存在,即可以吃掉它,并占据其所在的位置。
如图5所示,看图思考:红马有8个点可以跳,而黑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请你想想,它都能跳到哪里呢?黑马能吃红炮吗,能吃红过河兵吗?
马是短兵器,它和车、炮都是主力强子。
二、卒往前,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兵(卒)最有军人战士风格,冲锋陷阵,决不后退。它的走法是:没有渡过河界时,每次只能向前走动一步;如图6所示,红兵和黑卒都只能向前走一个交叉点。
兵(卒)过河后,可向前、向左或向右走一步;但是决不能后退,所到之处,如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并占据其位。
如图7所示,红兵可向右边移动一个点,亦可以吃掉黑炮、黑马,但是绝不可以后退吃掉黑象。
黑卒可以吃掉红相,但是由于没有越过河界,身边的红炮和红兵,它都不可以吃,同样也不能后退。而挨着黑卒的红兵,因为已经渡河,所以可以吃掉黑卒。
如图8所示,看图思考:红方没过河的兵能吃黑象,但能吃它左右的黑马、黑炮吗?红方过河兵能吃两旁的黑马、黑炮,那么它能吃黑象吗?
比起车、马、炮来,兵(卒)行棋的速度很慢,每次只能走一格。
但它的厉害之处是:遇到任何敌人,都可以去拼刺刀,甚至同归于尽,也不怕牺牲。兵卒是多么勇敢呀!
想要下好象棋就要打好基础,象棋高手分享的马和卒的基本走法技巧你们有没有学会呢?好好研究一下吧,突破你的棋艺。
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棋类代表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将带您走进象棋的世界,解析象棋的棋盘布局、棋子走法以及战略战术,让您感受国粹的魅力。
正文:
一、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象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曾设象棋以娱乐。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象棋在宋代逐渐定型,成为我们现在熟知的模样。在我国古代,象棋被称为“象戏”,而“象棋”这个名字直到近代才正式启用。
二、象棋的棋盘与棋子
棋盘:象棋的棋盘由横竖各九线交叉而成,纵线之间称为“路”,横线之间称为“横”。棋盘上共有九条纵线和十条横线。
棋子:象棋共有三十二枚棋子,分为黑白两色。白色棋子代表甲方,黑色棋子代表乙方。甲方有将(帅)、士、象(相)、马、炮(包)、车、兵(卒)共六种棋子;乙方也有六种棋子,但名称与甲方有所不同,分别为士、象、马、炮、车、卒。
三、象棋的走法与规则
棋子走法:将(帅)只能沿直线向前走一步;士只能在九宫格内上下左右移动;象(相)沿对角线走,但不可越过对方的棋子;马走日字形,即先横竖走一格,再斜着走一格,反复进行;炮(包)走法同炮,但吃子时必须隔一子;车沿横竖线路任意行走;兵(卒)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
吃子规则:只有炮(包)和车可以吃子,吃子时必须遵循“见面即吃”的原则,即当对方的棋子与自己的棋子相邻时,即可吃掉对方棋子。
四、象棋的战略与战术
象棋作为一种策略性棋类游戏,丰富的战略和战术是其魅力所在。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战略和战术:
布局:合理布局是象棋取胜的关键。布局时要充分利用棋盘空间,保护将(帅),发挥各棋子的作用。
进攻与防守:进攻时要迅速、果断,抓住对手失误;防守时要严密,确保将(帅)的安全。
捉双:充分利用棋盘上的空位,使对方棋子陷入被动局面,达到一子捉双的效果。
兑子: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吃掉对方棋子来简化局势,争取优势。
破象:打破对方的防线,使对方将(帅)暴露在危险之中。
困毙:通过巧妙地围困对方将(帅),使其无法动弹,达成胜利。
结语:
象棋作为我国国粹之一,既考验智慧,又富有娱乐性。通过深入了解象棋的棋盘布局、棋子走法以及战略战术,相信您会对这项传统游戏有更浓厚的兴趣。不妨约上朋友,一起感受象棋的魅力吧!
#百度创作灵感中心#象棋每一边都有五个卒,五个兵,而且每次只能选择走一格。可能在很多新手眼中,这五个卒就等同于炮灰,几乎很少会走动,但在高手手中卒往往能决定最后的胜负。很多人好奇,卒为什么是有5个,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典故故事。对于喜欢下象棋的人来说,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场上的卒,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过了河那就有可能变成卒的天下。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象棋是国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除了那些特大、大师们或专业、或商业的比赛之外,男女老少爱好者或者隔空对阵,或者在街头巷尾处枰间论道。吸引众生的是,与专业选手静默斗智不同,马路边下象棋可以大呼小叫,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观战的可以喧宾夺主直接上手,更有甚者,因为下棋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也不是什么希罕事。明明棋盘清清楚楚写着“观棋不语真君子”,另一侧偏偏又要来一句“见死不救是小人”。如此一来,搞得观棋的人郁闷不已,站在一边一语不发看半天,临走忍不住还得告诉要被对手打死车了。
象棋运动虽然有群众基础,但大多数人对象棋文化了解的不是很多,但稍具“马走日、象飞天”这些基本规则,就敢蹲在马路边和不认识的对手赌包香烟。
笔者棋力有限,虽然也打过一阵子谱,但最多能算是江湖野路子,棋下的一般,但对象棋文化很感兴趣,今天就壮起胆子与大家探讨一下象棋为什么会有五个兵,五个卒?究竟是兵厉害,还是卒更狠一些?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太过小儿科,其实不然,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我大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只要留心的话处处皆是学问。
象棋棋盘为什么是方的?车为什么要走直道?都是炮,红黑双方为何又要分为“炮”与“炮”呢?这些问题都需要专门篇章论述,今天只是简单的扯扯“兵”与“卒”。
象棋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技体育,双方子力均等,隔了楚河、汉界对峙,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道理来讲,棋盘上兵多一些才好,怎么只放了五个呢?或者又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与棋盘的大小有关,如果我们制作一个稍大的棋盘,就可以放一个班的兵力在前冲锋陷阵了。这话说的没毛病,只要你棋盘足够大,把李云龙的独立团也可以全拉上前线的。
这种排兵布阵,大约应该归类为沙盘推演,而不是我们所讲的下象棋了。
虽然说,中国象棋完全成型是在一千年前的宋代,但任何事物都是有其起源的。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象棋流行了,只是彼时象棋与现在我们看到的象棋不同。最早的象棋是模仿当时的兵制而形成的一种棋类游戏,因此今天棋盘上的五个卒,五个兵是和当初的兵制有关的。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你来我往互相攻伐太过寻常,棋盘的小方格本来代表了上古的井田制,诸侯间相互杀伐争雄就破坏了这种制度,发展到秦末,刘邦项羽争霸,就有了楚河、汉界。明明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所谓规矩都是强人制定的,也是随时加以破坏的。想要问鼎中原,就必须要突破防线。
任何战争中,兵与卒都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炮灰,他们有进无退舍生忘死。他们人数众多,一往无前的推动了历史车轮向前,却默默无闻
最早的“兵”并不是特指士兵,而是指兵器、兵刃,据说,西南蛮夷蚩尤掌握了青铜冶炼术,制造出了戈、矛、戟、酋矛、夷矛(此为五兵之一说,为车战之五兵)这五种青铜兵器,于是率领手下来夺取当时的主要产盐区涿鹿。黄帝自然不会拱手将涿鹿让人,双方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传奇证明,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站着几个开了外挂的女人。
本来,装备落后的黄帝根本不是蚩尤的对手,就在他快要败亡的关键时刻,九天玄女从天而降。男女联袂收拾了蚩尤,为了泄愤,黄帝残忍的将对手分尸,身首异处蚩尤的胃里多了一些填充物,变成了有史以来第一颗血淋淋的足球(蹴鞠)。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新的兵器先后研发投入战场,出现了步战的五兵,与从前不同之处就是多了方便进攻的弓矢。再后来,五兵就成了手握五种兵器作战的士兵,他们的作战模式是这样的,最左侧和右边的士兵手持弓矢,中间的士兵双手持矛,左右士兵手持戈、戟负责防护中间士兵的两翼安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五个士兵在战场上“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相互协同作战。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兵”与“卒”到底哪个先出现的,但根据甲骨文来看,卒与兵有着明显不同的,卒的甲骨文,样子就是披着甲胄的人。而最早披甲胄作战的,不会是负责冲锋陷阵的士兵,而是高一级别的作战人员。就算是按先有的青铜兵器,后有甲胄来分析,卒在军中的地位也略高于兵。多了甲胄加持的卒,作战力自然要高于普通的士兵。因此,个人以为“卒”要比“兵”厉害一些的。